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向石化產業強國邁進

發布日期:2020-09-23 06:41:27 2184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原料和基礎能源工業,石油和化學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前,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正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隨著社會消費快速增長,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新興產業領域的開發和應用備受關注,成為石化行業發展重點,“以客戶為導向的研發”成為各大公司的宗旨。
 
       石化行業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期,“十四五”須走高端發展之路
 
       “十三五”期間,石化行業大而不強的現狀沒有從根本上扭轉。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指出,大而不強主要體現在: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主要石化產品平均產能利用率偏低,貿易逆差仍然較大,高端產品自給率低;資源、能源消耗和排放高,環保壓力大;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當前,石化行業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期,“十四五”乃至今后必須走高端發展之路。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書記白頤表示,當前,國內化工行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資源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全行業盈利點及價值鏈發生改變。與此同時,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顯現市場化矛盾,新一輪石化產能正在釋放,同質化競爭苗頭凸顯。部分產品出口受阻,國內供給存在結構性短缺,進入市場的以大宗產品和基礎通用料為主。企業在投資、生產經營和技術研發方面重產品、輕應用,定制化應用水平較低。
 
       白頤建議,業界要重新認識未來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當前石化行業發展重心已經歷了一輪加速向具有市場潛在優勢的亞太地區和具有資源優勢的中東地區轉移,目前各國期望通過高端產品打入國際市場,資源結構變化推動全球石化格局重建;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石化行業國際貿易業務帶來嚴峻挑戰,我國安全能源環保約束顯著加強。
 
       按照“重質輕量”的原則,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白頤指出,“十四五”石化行業發展的總體方向應為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去產能、補短板”為核心,以“調結構、促升級”為主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新階段。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不斷優化;按照“重質輕量”的原則,著力增強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我國向石油化工產業強國邁進,以實現質量、生產效率和效益水準的轉型升級。
 
       白頤認為,“十四五”期間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主要包括:一是更加突出綠色發展理念。鼓勵采用低碳資源和綠色工藝,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環保性能,強化污染源頭管控和末端治理相結合,建設安全物流體系,提升企業智能化管理水平。二是提高行業發展效率和質量水平,滿足市場的差別化需求。淘汰低效產能,嚴格控制傳統產能規模,加快產品結構高端化升級,應對國際競爭。三是促進企業結構優化,增強綜合競爭實力。逐步改善企業數量過多、產品同質化、生產體系小而全的局面,突出產品差異化,以及牌號和性能與市場發展的適應性。四是提升科學化和集約化水平,實施部分產業戰略轉移。
 
       加強創新驅動補齊產業短板,推動新型催化等共性關鍵技術攻關
 
       胡遷林認為,“十四五”期間,石化行業科技創新的重點應放在四個方面:一是大力發展高性能、高端產品制備技術,支撐產業結構轉型;二是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支撐行業高端綠色發展;三是推廣一批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四是攻克一批顛覆性、制高點技術,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白頤認為,化工新材料“補短板”應提升現有品種質量水平,減少進口、開拓出口,加快空白品種產業化進程,突破上游關鍵配套原料供應瓶頸,延伸發展下游高端產品。特種專用化學品應向高品質發展轉變,大力提高性能指標,發展環保性產品,打造行業領軍企業和品牌產品,提升國際市場地位和市場引領能力;加強生產與應用的基礎研究,增強產業自我發展能力、競爭力和服務能力。
 
       此外,還有一些共性關鍵技術需要攻關。例如,新型催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動著整個化工行業的發展。胡遷林表示,“十四五”期間,催化技術突破應主要圍繞本質安全型催化加氫催化劑及綠色工藝、高選擇性催化氧化催化劑及綠色工藝、催化精餾反應等催化/分離強化耦合綠色工藝、離子液體新催化劑及工藝工程化技術、氯乙烯合成無汞催化劑等方面。
OA系統
微信掃碼
聯系電話
0724-2211454
返回頂部

国产萝福利莉/在线